守护国保 / 传承文化

▲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

邺城,位于河南河北漳河两岸的广大地区,东汉末年,曹操居邺,兴霸业、筑铜雀三台,为曹魏建立奠定基业。建安九年(204)曹操封魏王后营建的国都建邺北城,曹丕代汉移都洛阳后,以此为北都。同时,邺城成为建安文学发祥地、中轴对称都城建设规划肇始之地。自曹魏在邺建都以后,凭借着其优越的地理和生活环境,逐渐成为了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

▲重要出土文物东汉“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石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220年曹操卒于洛阳,灵柩葬在邺城的西门豹祠以西丘陵中。曹操墓即安阳高陵,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在曹操王都邺北城西12公里处。2009年12月27日,国家文物局认定安阳市高陵为曹操墓葬。2009年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2013年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曹操高陵博物馆将于4月29日全面对外开放。


【资料图】

自2008年12月开始抢救性发掘至今,10余年来,河南安阳曹操高陵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历史上真实的曹操也较为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园区由遗址展示区、博物馆展示区及陪葬墓展示区组成。由神道遗址、陵前建筑遗址、围壕遗址、垣墙遗址、南侧建筑遗址、曹操墓及7号陪葬墓组成。 博物馆1:1复原的模拟墓室和大量文物在此进行了集中展示。陪葬墓展示区则以地面植被标注的形式展示了4座陪葬墓。

1

行程亮点

1.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开放,首发尝新体验!2.周末两天刷三处国保,三处博物馆!3. 研学主题鲜明,探访曹操高陵与三国曹魏邺都!4.安阳古都专家全程带队游学,面对面交流!

3处国保单位:

邺城遗址(国3)、修定寺塔(国2)、曹操高陵遗址(国7)

3处超精美博物馆:

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邺城考古博物馆、邺城博物馆

2

文化讲师

张建伟老师

安阳政协文史专员

安阳古都学会理事 安阳文化大讲堂讲师 安阳博物馆文化大讲堂讲师 安阳古城传统文化讲习所讲师 在报纸和相关期刊上发表过多篇有关殷商文化,北朝时期邺地西部的石窟造像艺术,古代邺城战争史,彰德府与古代衙门文化,袁林与北洋集团,安阳古典建筑艺术的文章。著有《殷邺撷英》一书。并在安阳文化大讲堂,安阳博物馆大讲堂,安阳文史论坛做《中国古典建筑艺术》,《邺城西部的石窟及造像》,《佛教石窟观瞻之道》,《盛世的前夜——北朝史概述》,《莲花入夏——从中国皇家石窟寺看佛教的华化》,《百年沧桑话袁林》,《封建皇权的掘墓人——清末新军》,《安阳的枪会武装历史沿革》等主题讲座。

3

行程详情

D1

5月12日

星期五

安阳指定酒店集合

D2

5月13日

星期六

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国7),邺城遗址铜雀三台(国3),修定寺塔(国2)

D3

5月14日

星期日

邺城考古博物馆(佛造像馆)、邺城博物馆

17:00 送安阳东站

4

活动报名

2280元/位

【单房差:400 元/位】

识别二维码报名

费用包含:

讲师:文化专家全程深度讲解

服务:全程领队贴心服务

门票:行程内所有景点门票

交通:全程舒适空调大巴

住宿:两晚五星标准酒店

餐食:两顿自助早餐、三顿正餐

设备:无线讲解器

保险:旅行意外险

费用不含:

往返安阳的大交通费用

未提及的其他费用

报名后有事退出怎么办?

1.集合日前3天及以上取消,可退实际未产生费用(有可能包含门票、餐费、住宿等);

2.集合日前3天以内,所有费用将无法退款。

5

行前预习

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国7

高陵是一座多墓室的大型砖室墓。陵园坐西向东,平面呈长方形,西部已遭破坏,现存东西残长110米,南北宽130米。 陵墓位于陵园中心偏南,平面为甲字形,坐西向东,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多室砖券墓。斜坡墓道长39.5米,宽9.8米,其南北两壁自上而下各有七级台阶。

墓室有前、后两个四角攒尖顶的主墓室,前、后室各有南、北两个侧室。墓室四壁及顶部均由特制的长方形大砖砌成,底部平铺方形青石板。虽遭多次盗掘,墓室内仍出土各类文物400余件,包括陶质模型明器铁甲、铁剑、玉珠、刻铭石牌等。其中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等内容的多件圭形石牌极为珍贵,为研究确定墓主身份提供了直接而重要的依据,陵园以西有陪葬墓。

高陵出土文物,经过十年的复原后约有250件左右。其中最重要的是帮助确定墓主身份的刻铭石牌,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挌虎短矛”等文。此外,还有青石圭、璧等礼器;铁甲、剑、镞、弩机构件等兵器;铜盖弓帽、伞帽、铃和煤精石虎雕等车马杂器;陶砚,石枕,铜带钩、带扣、铺首、钗、环、帽钉,银带扣、铺首、饰件,铁帐构件、镜、削等用具;玉珠、水晶珠、玛瑙珠、玉佩等装饰品;灶、耳杯、盘、壶、罐、托盘、盆等陶瓷器。

铜雀三台遗址:国3

在邺城遗址的西北部(今三台村附近)发现了2座夯土台基, 较大的土台南北120多米、东西70多米、高约10米、顶部覆盖着一层瓦片堆积,也有一些石质建筑构件;在以北85米另有一座规模略小的夯土台, 这些夯土台基可能就是邺城最著名的建筑一一铜雀三台的遗存:较大的是金虎台、较小的是铜雀台、此二台的北部可能就是冰井台。在两座土台之间发现了城墙遗迹。 东汉建安十八年(213)金凤台初建成时,名为金虎台,高八丈,台上有屋138间。东晋十六国的后赵石虎建都邺城时,又将三台加高修饰,比初建时更宏伟。 为避其名讳,改金虎台为金凤台,并在台顶加装了金凤凰。历经一千多年历史变迁、泛滥的漳河水无情冲刷,夯土而成的台基如今依存。

修定寺塔:国2

修定寺塔位于水冶镇西北磊口乡清凉山村西清凉山南麓修定寺内,距安阳城西北35公里,寺废塔存,又称“唐塔”,建造艺术极其罕见,全塔遍嵌高浮雕砖。塔身从残存部分看,外壁用菱形、矩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形状的浮雕砖3775块嵌砌而成。

图案有佛像、弟子、菩萨、天王、力士、武士、侍女、飞天、伎乐、青龙、白虎、猛狮、大象、天马、巨蟒、飞雁、帷幔、花卉、彩带等72种,形象逼真生动。不同图案和造形的砖雕有89种,发掘和收集到塔基砖雕30种,共计119种。雕砖嵌砌技术有:雕砖背面制榫卯,与内壁素面砖犬牙交错,相互扣合牵拉;以雕砖的不同厚度呈榫卯,与内壁素面互相嵌砌;用铁钉、铁片支托拉牵,使之固定;塔檐采用木骨与外桃花砖榫卯相套,拉于塔顶固定。南壁开拱券门,门框额,门券左为青龙,右为白虎,两侧侍立四臂金刚。

邺城博物馆

邺城博物馆采用汉代建筑风格,占地65亩,建筑面积5228平方米。博物馆共展出陶器、瓷器等各类珍贵文物300件(组)。重点看“民族融合、文化激荡——十六国时期邺城”、“隋唐文明之前奏——东魏北齐邺城”、“中国北方佛都——六世纪邺城佛教”。

邺城考古博物馆

邺城考古博物馆位于县城金凤北大街33号,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文化交流于一体, 是以佛教考古为专题的博物馆。 博物馆总投资近1亿元,主体建筑面积8720平方米,高22.3米, 借鉴汉代城墙及城门楼的建设理念,彰显汉代特色,古朴、庄重又富有现代气息。 博物馆共建五层: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其中,一、二层为文物展陈区域,面积约2690平方米,共有四个展厅。分别为”第一展厅:邺城与佛学东渐””第二展厅:东魏邺城佛教”“第三展厅:北齐邺城佛教”。“第四展厅:邺城佛学传承”。 博物馆展陈文物300余件,展陈文物由2012年邺城遗址东部北吴庄埋藏坑出土的精美佛造像, 还有核桃园佛寺遗址出土的舍利函、青釉罐、玛瑙珠、水晶珠等。同时,馆内采用雕塑、场景复原、模型以及悬浮成像等声光电高科技手段对邺城的历史文化予以了完美阐述 2012年春节,千佛出世,铜雀飞云。大批皇家佛像在漳河河滩横空出世,一座坑内一次出土2895件,大多背屏式和单体圆雕,汉白玉材质保留有炫目的贴金、彩绘。工艺精湛、题材丰富。 释迦、阿弥陀、卢舍那、多宝、药师、思惟太子、弥勒、观音、双菩萨立像,或宝相庄严,或沉思,或微笑,或澹然。身姿妙曼舞动的飞天、泰西来蹲踞的雄狮、菩提树宝相花、摩尼珠仰覆莲,生动逼真、惟妙惟肖。 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的考古发现与发掘,是中国佛教考古最重要的收获之一,出土造像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为研究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型艺术提供了可靠的标本。 邺城造像艺术不仅包含了北魏时期受南朝士大夫风格影响的“褒衣博带”“秀骨清像”式造像, 尽显飘逸潇洒之神姿,又在北齐时期接受新一轮传入的笈多造像样式创造出“曹衣出水”式薄衣贴体的新样式,身体曲线玲珑毕现。 独具特色的“龙树背龛式”造像则是邺城工匠高超技艺的体现, 充分利用了汉白玉石质细腻柔软的特点,开创性的镂孔透雕的呈现,是我国古代佛教造像艺术的一大高峰。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