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版权所有·聂光辉频道
作者:聂光辉
为什么要进行能源供给侧改革?能源供给侧改革作为我国经济结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险后,世界经济发展趋向低迷以及我国经济粗放式发展动力不足需要寻求经济新动能的现实,能源供给侧改革就成为了我国经济新常态下把握经济平和、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能源供给侧改革
关于能源供给侧的定义不能从狭义的商品生产环节来限制它的范畴,更多的是能源的生产、输送环节,甚至是消费过程所形成的相互交融的市场环境,在界定能源供给侧与需求侧范畴时,发挥能源需求侧的导向作用,更多的侧重于通过刺激社会能源消费来刺激能源供给增长。更深层次的讲,这就意味着能源供给侧改革面临的困局之一就是如何刺激能源需求侧消费增长。若能源需求侧消费意愿要得到强化,目前,能源消费成本过高仍然是重要的制约因素。
在能源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如果通过能源供给侧的调整来有效反哺有效需求,间接推进能源供给侧改革也成了一种思考路径。但目前的能源供给侧改革还是不能够调动能源需求侧的参与积极性,供需之间的逻辑关系在于以能源供给侧为主线,就需要变革生产关系,而所谓的能源供给侧的提质增效实际就是要降低能源需求侧的消费成本刺激消费增长。这就又回到了能源供给侧改革困局之一的原点。
能源供给侧改革困局
政府制定能源政策的共性都在于保增长,实践已经证明经济增长是解决诸多矛盾的关键,保增长可以为能源供给侧改革争取到时间,但也很容易使能源供给侧的一些主体企业或单位严重依赖政策保障,参与市场化竞争的意愿就会减弱。比如对于一些新兴能源企业的财政扶持,甚至是一个行业,没有了财政补贴就好像没有了希望一样,比如光伏。能源供给侧领域的保增长措施能够在一个阶段内维持能源领域的经济平稳增长,但这种现象背后的经济刺激手段并不是健康的。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要回归到能源供给侧改革这条主线上。
版权所有·聂光辉频道
关键词: